栏目导航
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-- 学院快讯 -- 正文

6月8日,我院2023届毕业典礼暨毕业欢送会在模拟法庭隆重举行。会上林旭鑫老师作为班主任代表发言,向我院2023届全体毕业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。

班主任代表林旭鑫毕业典礼致辞:

各位老师、线上线下观礼的同学、家长:

上午好!

借着这个机会,作为班主任、作为许多同学的授课老师,我再啰嗦几句话。

首先,人应该活出人之所是。通俗一点来说,就是人要活得像一个人。当我在台上这样说的时候,不是说教的口吻,而是代表我愿意与你一起被警醒。

这个时代有一样东西我们离不开,那就是网络。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,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互联网。然而,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,你应该在工具意义上使用它。我最大的担忧在于,本来我们应该是互联网的主人,它是服务于我们的,你却有可能被互联网工具化,成为大数据繁荣的燃料。在这种情况下,互联网就变成恐怖的发明。

你是否有电子产品依赖症?你的人格是否被大数据深度定制过了?你看似自由的判断-选择,是否其实只是被各种流行塑造过后的“执行命令”?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:“人是目的,不是手段。”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课题,就是我们如何不活成互联网的工具,始终高扬人的主体性。

我曾经在手机上下载过B站的APP。使用一段时间以后,我发现每次我打开它,都会在首页上发现它给我推荐了一些我曾经搜索过的相关内容。很快,我就把它卸载了。因为,我不需要它来告诉我我应该看些什么,哪怕是暗示也不行,我认为这是对我隐形的操控。我自己决定我要看什么。既然我们离不开网络,我们必须清清楚楚地建立恰当的次序,人与网络,主从关系要分明。人是目的,是主;网络是手段,是从。

特意拿出这一点来讲,因为它和我们息息相关。唯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信息化的时代活出人应当有的样子来。

第二点,分享下我自己的做事方式是,如果我希望自己如何被对待,我会先那样去对待别人。我希望别人尊重我,我会先给别人尊重;我希望得到爱,我会先给这个世界更多爱;我希望被宽容被体谅,我就愿意站在他人的角度去宽容和体谅他人。当然,我也只是在学习的过程中,我并没有做得很好。说出来,就是和大家共勉,或者更多是,要求自己努力做到,做得更好。

第三点,也是最后一点,挺老套的,但还必须得讲一讲,就是要懂得感恩,把自己得到的点滴善意,也转化为自身分享善意的实际行动。实话说,同学们在这几年的大学或研究生学习、生活期间,既不会对学院都满意也不可能没有任何正面的印象留下。我会选择让时间冲淡、抚平那些坏的、伤害的部分,但是永远记得并感恩好的一方面。

说到感恩,我讲一件事。我请过你们当中不少同学吃饭的,不过你们当中只有少数几个人才晓得为什么我要请学生吃饭。其实,是由于我硕导的影响。我在门下受教时,逢年过节总是能到老师家改善生活。师母的手艺非凡,福州菜做得极为地道。毕业后再谈起这个事,两位老人(我的硕导今年77岁了)说,当年物质还匮乏的时候,他们在北京就常常做东,请大家闹热一下。后来有次他们到女儿上大学的城市去,女儿的舍友知道他们要出去“吃大餐”,“厚颜”提出一块去,他们欣然应允。这件事给他们印象很深,推己及人,他们能想象许多学子像女儿那般异乡求学,若能吃上一顿“家常饭”,可谓物质和精神双重慰藉。自此,他们便年复一年请学生到家里一起聚餐过节,这也成为我一段温暖的记忆,师门的关系也因此极为融洽。

还在读博的时候我就勉励自己,将来若当了老师,也要请学生吃饭。于是,便有了一年年请学生吃饭这事。我用这样的方式,感恩和回馈我的老师。因为,我确实很难为他们做得更多,但通过这样的行动,我把他们对待学生的热忱与慷慨,继续传扬下去。我的弦外之音是,林老师的饭可能也不是白吃的。我不要求回报在我身上,只愿你们给这世界更多善意的举动。

大概就啰嗦这么些。

最后,虽然也老套,但绝对发自我全部真心,那就是给大家的祝福。我祝福大家,前方肯定不会一路坦途,人生依旧能繁花锦簇。

法管院感谢有你们!







上一条:副院长郑牧民在2023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

下一条:我院杰出院友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黄志军教授回院开设“实事求是方法论”主题学术讲座

关闭